AirOnly 1的航空求職專家們表示:

航空業的求職者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都存在著「供需法則」。

 

以應試資格為例,愈是取得門檻低的條件,表示愈多人具備,洋洋灑灑的寫在履歷表上相對的就不容易引起招募人員的注意。畢竟在招募期間,這些面試官跟招募人員一天需要面試數百至數千名求職者。你有我也有的條件,如果沒有特別的觸發因子,那麼真的是懶得再往下提問了。

 

至於資格的稀缺性,AirOnly 1的航空求職專家們從近30年的實務經驗當中歸納分析,是具有時效性、且深受大環境影響而變化劇烈的。

 

舉例來說,在媽媽或是阿姨們報考空服員的1970年代,英語教育不是那麼普及,各大公司還設有英文秘書,連航空公司都還設有「空中翻譯員」。這樣的時空背景底下,「英文流利」的確是當年報考空服員時相對具有競爭力的條件,會的人沒那麼多,口語流利的又更少了。

但在英語教育向下紮根的現在,旅客國際化的程度很高,英文能力已經變成「基本條件」,而非競爭優勢了。

 

回到我們本篇想討論的親善大使資格是不是能在航空面試當中大加分,如果是在2008年以前,親善大使跟打工度假的經驗,在履歷表上的確是讓人眼睛一亮的資格。

當時的面試官還停留在早期實踐大學親善服務代表隊擔任國慶招待的既定印象,親善大使的資格容易給面試官這個應試者個性外向、熱心、舉止得宜的刻版印象。

而打工度假則讓面試官更容易對應試者產生獨立自主、勇於冒險、語言條件佳的聯想。

在航空業第一線的工作當中,這些都是很受歡迎的特質。

 

但現在幾乎各個大學都有親善大使團,加上各個大學在訓練親善大使的訓練標準不一,與航空公司實際期待的資格標準有一定程度的落差;30歲以下大學畢業的社會新血當中,國際交換生、海外志工、留學歸國者不在少數,且打工度假過於浮濫,如果沒有更技巧性的抽絲剝繭呈現出獨特性,打工度假在履歷表上往往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資格。

以AirOnly 1的航空求職專家們實際業務經驗來說,幾乎8成以上來尋求航空職前諮詢輔導服務的求職者都是親善大使,也都具備海外經驗,因此單純的親善大使跟打工度假,實在沒有辦法當作『很有競爭力』的具體條件。

學姊的說法並不完全是錯的,只是這樣的說法和現階段的招募環境之間存有落差而已。


不想浪費親善大使或打工度假的經驗?

沒問題,讓航空面試專家們協助你抽絲剝繭,雞肋立馬變成航空面試女王蜂